bear分隔.gif 

兩歲三個月(2Y3M)的妘妘~~

可說是越來越皮ㄌ.....

開始會拒絕,開始會說:『不要』,不像一歲多的時候~~什麼都說『好。』

越來越覺得當個稱職的媽媽真不容易,

尤其是在自己的情緒管理上。

 

一歲三個月.jpg 

一歲三個月

 

真得要有很大的修養,才有辦法 ~~不生氣、不動怒、不打小孩

真不希望自己不是個愛生氣、愛打小孩的媽麻。

小孩眼中的惡魔

 

三字經裡的:「養不教,父之過」,其中的「父」當然不單指父親,生、養小孩,然後教育他,是父母雙方的職責。在孩子小時候,成人就教導他做人、做事的基本道理,養成健康正確的生活習慣及人生觀,日後長大後,他們便不致產生太大的偏差,可以實現自我,成為社會的棟樑。

可是 ,教育孩子真不是件容易的事!當初滿懷壯志要當個「好爸爸」、「好媽媽」的我們,為了糾正孩子不好的行為,在不知不覺間中變成了經常生氣、暴跳如雷,或者整天嘮嘮叨叨的人。常常一天下來,大聲斥責了孩子好幾回,若是收不到效果,真是傷心又傷身,累積不少負面形象不談,更糟的是造成家庭氣氛的不和諧。

兩、三歲的孩子,正面臨人生中第一次「做自己主人」的關鍵時期。這時候的孩子,什麼事都有自己的意見、經常把「不要」掛在口中,有時候連自己也不懂自己在鬧什麼彆扭。孩子的情緒發展每個階段都不同,自我控制的能力也是需要學習的,當孩子心理和生理的狀況不佳時,就更得仰賴理性的大人幫忙,因為情緒穩定的大人,可以提供孩子穩定成長的力量。

如何導正孩子的行為?
當孩子有不良的行為發生時,父母親該用什麼方法導正孩子的行為?

 

首先,要訂下屬於你們家的規則。父母親透過和孩子的討論,訂出例如:玩完、看完的玩具及書要自己歸位;別人講話時,不要急著插嘴,要練習等待;需要人幫忙時用講的,不是用哭的;看完一個卡通後,要讓眼睛休息一下等等合理的規則。

 

然後,大人平日即帶頭示範,當孩子做到時就大力鼓勵,給予口頭的肯定;當孩子不遵守時,則堅定和緩的提醒他。如:告訴情緒失控大哭大叫的孩子:「你很想玩那個玩具是不是?這樣大聲哭,媽媽聽不懂,用說的跟媽媽說,好嗎?」;必要時陪伴孩子一起完成,例如:稍微協助他收拾玩具。

 

家規日積月累實行下來,當孩子視為理所當然的行為,便會成為一個一個的好習慣,讓他未來受用無窮!

 

規則的訂定和執行
關於規則的訂定和執行,父母親應該注意下面幾件事:

1.規則不必太多、太瑣碎,抓住重要原則即可。
沒有原則的家長,經常教育出我行我素,甚至行為嚴重偏差的孩子。但是,制定規則的目的並不是培養一個處事嚴謹的「完美」孩子,而是一個尊重自己,也尊重別人的「快樂」孩子。如果家規過多,孩子做事沒有自行發揮的空間,那麼我們要不就會培養出完美主義的孩子、要不就會培養出極端叛逆的孩子、要不就是培養出沒有主見,膽怯懦弱的孩子,這都不是我們所樂見的。

2.實施規則時要有彈性。
跟兩、三歲的孩子相處,千萬不要硬碰硬,有時運用幽默感與俏皮的方法,反而會讓緊繃的氣氛愉快和緩下來。例如:請出孩子心愛的玩偶,扮演提醒睡前刷牙的角色;孩子看完一個卡通後,賴皮還要繼續看時,邀約他一起玩球,轉移注意力;有時候他真的很累時,不要因為希望孩子有禮貌,嚴格要他跟客人微笑道別,反而應該變通,代替孩子向對方說再見……。


以理性的態度對待孩子
成人也是人,當我們疲累、職場受了氣,或是孩子胡鬧過度,感覺好像是故意和我們作對時,實在也會讓我們情緒失控。這時候的我們,真的沒有能量去理性面對孩子,若放任自己的脾氣,對孩子吼叫,甚至動手體罰孩子,想快速讓情況恢復理想軌道,恐怕非但無法匡正孩子的行為,還會立下「只要失控,就可以用語言或暴力解決問題」的不良示範。不妨請另一半來接手,或者是老實的跟孩子說出你的感受:「媽媽(爸爸)今天心情很不好,你一直欺負妹妹,真的讓我好難過,可不可以你們一起玩,讓媽媽(爸爸) 靜一靜?」或許一試之下,我們會發現孩子其實是很有同理心的!

世上沒有完美的父母,我們都是當了父母之後才開始學習當父母,也是當了父母之後才發現自己的諸多脆弱、發現育兒的過程既辛苦又甜蜜。願不願意跟著孩子一起成長?藉著教育孩子的過程,了解自己與孩子,也幫助了自己與孩子,那麼我們便有機會重新長大一次,長成我們自己喜歡的樣子!


換個方式處理孩子的錯誤行為
相不相信,我們就是最瞭解自己孩子的人?只要提高敏感性,放鬆我們的情緒,就可以聽到孩子負面行為背後發出的真正聲音。當孩子又做出令我們七竅生煙的舉動時,請換個方式處理:
‧當孩子不小心打翻果汁時,把大叫:「早就提醒你要小心!」改成「我們來把
   翻掉的果汁擦一擦。」
‧與其不斷阻止孩子玩危險的物品,不如直接把東西移開他的視線。
‧有時要立即嚴肅制止他們危險不當的行為。
‧運用事前提醒或轉移注意力的方式,幫助孩子不要失序。
‧將人與事分開。讓孩子知道我們不喜歡的是他們不好的行為,責備他們並不表
   示我們不愛他們。
‧如果我們當下的處理方式過當,記得事後要跟孩子抱歉,承認錯誤。

 

《摘自巧連智月刊幼幼版 2010年04月號》

 

跳舞兔分隔線.gif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搗蛋鬼~~芸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